科研人员最讨厌的就是报账,非把科研人员搞成会计,原因有几个
(资料图片)
【本文来自《科研工作基本上白天都是被各种杂七杂八的事影响,没办法搞,大多数都是在摸》评论区,标题为小编添加】
革命无罪我们单位5年前报账也是麻烦,比如说买点科研用的实验原材料试剂,先是申请采购单找课题组组长签字,然后找院长主任签字,然找后安监部门、财务部门、资产部门签字。然后再是付款单上述人员再来一遍,然后又是报销验收结算单又来一遍。每天不是在签字的路上,就是在找和等另外一个领导的路上。现在倒是好了,基本上已经OA化了网上审批就行,但即便是这样我也得经常微信提醒自己能接触的领导,我有一个单子已经提交到你这边审批了需要你帮忙批一下。
但是我上月办了一个小基建审批验收的手续就快吐了。因为基建审批的手续涉及到现场和施工安全的一些情况,不允许网上办理。只能纸质审批表一个一个部门找领导签字。而且基建审批非常复杂和麻烦。除了课题组领导,研究部门领导,资产部门领导,财务部门领导。还增加了基建部门领导,后勤部门领导,档案部门领导。具体园区施工审核的部门领导,现场监管的人,厂房及车间负责人安全员。就以资产部门的那个领导为例,我上那边去找了三天,有次等过一个上午都没碰到人。偶然的时候听身边一个跟这位领导私底下熟悉的同事说,他这个点可能还在加班,然后下班之后去逮到他了签了一个字,要不可能这个字这一周都签不下来。
科研人员最讨厌的就是报账,非常把科研人员搞成会计,原因有几个。
一、单位那帮财务人员,没一个搞科研的,不懂科研的规律,只想着怎么让科研人员来服从他们的管理,却从来没有想过他们是一个辅助人员,应该如何去服务科研工作。不把科研搞死他们不舒服。
二、科研经费的使用制度也很成问题,特别是文科类的科研,基本上是脑力活动,完全可以搞成包干制。以结果为导向,重点是看成果,而不是看过程。你管他研究者怎么做干嘛,关键是他能够在时间内把成果做出来。如传中国人大的某位搞性学研究的潘教授,专门研究性工作者的,访谈时耽误人家工作时间要给误工费的,报账时要拿发票来报,这不是开玩笑。
三、把横向课题当成纵向课题来管。一些项目和企业合作,横向课题,企业只看结果,不看过程。拿到成果后,企业把钱转到机构,你机构拿个管理费、交完税就把钱转给科研工作者就行了,还要人家拿票来报。科研人员去那里拿票来报,除了作假还能怎么办?否则就只能是买了一堆耗材放在那里堆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