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作传承 重现经典 | 明清家具的主要木材与鉴别
紫檀学名为檀香紫檀,紫檀有许多种类,紫檀生长速度缓慢,5年才一年轮,要800年以上才能成材,硬度为木材之首,系称“帝王之木”,非一般木材所能比。
小叶紫檀为紫檀中的精品,密度大棕眼小是其显著的特点,且木性非常稳定,不易变形开裂。
其它名称为大叶紫檀、非洲小叶紫檀、血檀、紫光檀的,都不是紫檀。
【资料图】
紫檀非常名贵的木材,成品的紫檀家具,从细微之处观察,就会发现它能产生亮丽的光泽。紫檀木十分重、密度大、且纹理都是顺纹,可以用于精致的雕刻,这一点是其他木材所不能做到的,这也是它独有的优点,紫檀的珍贵,有一句话可以说明,“寸檀寸金”,就可以知道这种木材的珍贵罕有,而且各方面对于紫檀木的使用,小到边角余料,都要精细化做工,呈现出没样家具最完美的状态。
明 紫檀扇面形南官帽椅
现藏于上海博物馆;影木坊1:1复刻中
紫檀,目前所知,我国古代最早关于“紫檀”的明确记载,始于东汉末期。晋代崔豹撰写《古今注》注录,“紫楠木,出扶南,色紫,亦谓之紫檀。
影木坊制器 紫檀原料 开料构件展示
清早期 紫檀 藤心靠背椅
影木坊制器
紫檀在过去是皇帝专用的一种木质,确实现在在故宫博物院里存在着大量的紫檀家具。
影木坊制器 紫檀器物表面纹理展示
影木坊制器 紫檀器物表面纹理展示
红 木
红木,学名交趾黄檀(大红酸枝),是自清中期以后用于家具制作的“老红木”。
从中国传统木文化的角度看,在清朝时期,由于紫檀木日益稀缺,人们开始寻找紫檀木的替代材料。在经过多年选择之后,人们找到了红木(交趾黄檀)。宫廷和京都地区的大官显贵们都认可红木(交趾黄檀),认为该材质品质上佳、底色偏深,纹理漂亮,是最能够代替紫檀的一种木材。
影木坊制器 大红酸枝黑料 开料构件展示
影木坊制器 红木 (大红酸枝黑料)罗锅枨方桌局部展示
影木坊制器 红木 (大红酸枝)攒靠背 圈椅
影木坊制器 红木 (大红酸枝红料)表面纹理展示
花 梨 瘿 木
瘿木俗名"树疙瘩”,泛指树木的根部和树干所生的影瘤,或泛指这类木材的纹理特征,并非专指某一树种。
瘿木不是某种树木的代名词,而是泛指所有长有结疤的树木。结疤也称为“瘿结”,生在树腰或树根处,是树木病态增生的结果,是一种天然的病态美。瘿结有大有小,小者多出现在树身,而大者多生在树根部。
“瘿木”可谓是 古代文人审美的最高境界。
一般木材局部长瘤并不足为奇,但少数名贵木材长出的瘤较大,有的甚至整株树都长成空芯,全部营养集中到树瘤上,这种树瘤内部的纤维组织产生了变化,形成各种不同的美丽的花纹,其中以满架葡萄纹为最美。这是树木病态增生的结果,是一种天然的病态美。
瘿木中,以硬木类树瘤最佳,其切片之花纹美丽之至,制成文房清供,文人甚喜之。
影木坊制器 有束腰带托泥三弯腿香几 大红酸枝红料嵌瘿木面 表面纹理展示
影木坊制器 竹节圆香几 大红酸枝红料嵌瘿木面 表面纹理展示
影木坊制器 三弯腿香几 大红酸枝红料嵌瘿木面 表面纹理展示
乌 木
乌木不是阴沉木,现在的乌木多属东南亚及非洲等国家进口,与传统乌木也不一样。传统乌木原产于我国南方云南、广西、贵州一带,现在已经少见或绝迹。
(以下两个木样为】现在的乌木↓)
榉 木
榉木在明清家具传统家具中,使用量极大,据考证,至少宋元两代便有用榉木制作家具。
榉木除了木色、纹理、硬度的优势之外,还拥有承重性能好、抗压性佳等优点,常被用于造船、建筑、桥梁之用。而在日常生活中,家具、木门、地板、工艺品等,也常常见到榉木的身影。
黄 杨 木
黄杨木属常绿灌木小乔木,高1—3米,一般难有大料,多用来于刚当红木搭配镶嵌或加工成极其精细雕刻的作品。
20世纪80年代以来,民间黄杨木雕收藏市场逐步升温。
明清家具的是由榫卯、人体工程学、材质、工艺、造型、尺寸比例、韵味等等因素组成的,不可否认,材质是很重要,好的材质,其密度大,油性足,木性稳定,硬度大,可以放上上百年也不会坏,而不好的材质则是经过时间的累积,会慢慢被腐蚀。所以经过几百年流祖辈传下来,在全世界几千上万种木材里面,挑出来的海南黄花梨、小叶紫檀、大红酸枝等等国标红木是有一定的讲究和渊源的。